今年夏天,欧盟官员集体遇到了难题,计划制造的百万发炮弹未能按时交付给乌克兰。军火订单拉来了,欧盟多国的军工巨头也接单了,当初接单的时候都拍胸脯称能够按时交付,但交付日期临近时,却又集体改口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实际能够交付的数量不足70万发!
这样的结果令欧盟官员难以接受,军工巨头们忙着向欧盟官员解释,纷纷称生产炮弹的原材料匮乏,这才影响了生产进度。而在这群军工巨头们的解释中,一个冷门的词汇频繁出现,它就是硝化棉。
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与法国军工承包商同时提出硝化棉紧缺的问题,这让硝化棉引起了众人的关注,但可能很多欧盟官员甚至都不清楚,硝化棉对于军工产业意味着什么,为什么之前没听说过缺硝化棉的情况?
硝化棉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,只是工业体系最底层的原材料,主要用于生产火药。和平年代,战争消耗火药的基数不大,所以硝化棉不显山不露水,即便是完全依赖进口,也足以满足大多数国家的军事演习使用。
因此,欧盟官员对硝化棉不太熟悉,也没什么太大的需求,2022年的时候,甚至还借此对新疆棉展开过制裁,导致当年大量的新疆棉出口受到影响,欧洲多个工厂拒收新疆棉,被欧盟称之为“高风险来源”的棉花。
当年他们有多嚣张,如今的处境就有多尴尬。当欧盟官员得知此事以后,当然不肯轻易向中国低头,毕竟全球可不是只有中国生产棉花,例如印度就是一个棉花产量大国。所以,欧盟官员得知军工巨头们缺少硝化棉时,第一反应是给印度下大订单,从而补足原材料的缺口,完成乌克兰后续所需弹药的订单。
欧盟这么想,也确实这么干了,直接给印度下了一个年产4000吨硝化棉的订单。印度的这家大型化工园区承接订单以后,立刻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,但最终到了交付日期的时候,印度居然迟迟未能达产。
最要命的是,即使是印度交给欧盟的硝化棉,军工巨头们用着也不舒服,生产进度还是上不来。原因很简单,硝化棉虽然是最底层的军工原材料,到生产起来也是有一定门槛的。印度虽然是棉花产量大国,但印度的棉花却有致命缺陷,不仅杂质率高,而且纤维强度很差,不适合制造硝化棉。
再加上印度的生产水平一般,对硝化棉的品控也比不上中国,多方面原因综合下来,生产出来的硝化棉送给欧盟国家以后,用于生产火药时风险极大,硝化处理时经常出事故。为此,欧洲的企业甚至还尝试过与印度合资建厂,以期改变现状,最终结果不甚理想,也就只能无疾而终了。
随着俄乌战争的愈演愈烈,乌克兰对炮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,订单数量不断上涨。而欧盟的军工企业产能跟不上,频频出现无法按时全额交付的情况,最终导致乌克兰对他们的能力产生了质疑,甚至在安全会议上公开表态,希望欧盟在承诺产量之前,先解决原材料的问题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方面就显得要从容很多,因为俄罗斯自从俄乌战争打响以后,就一直向中国进口硝化棉。在俄乌战争之前,俄罗斯几乎不从中国进口硝化棉,随着战争的时间不断持续,订单的数量也随之增大,即便到了如今,也依然保持稳定的订单需求。
中国每年硝化棉的产量有限,俄罗斯多买走一吨,全球的硝化棉就少一吨。若是放在以前不算什么,但如今俄乌战争持续消耗大量的弹药,欧盟国家再也无法无视这个问题。毕竟此消彼长之下,乌克兰在对阵俄罗斯时也会因为弹药产能不足而逐渐落于下风。
一边是昔日制裁吞下的恶果,一边是逐年递增的军火订单和严重不足的产能,这让欧盟官员陷入了两难之中。面对这种情况,欧盟内部出现了分歧,开始有人表示应该特事特办,有限以解决军火产能为主,但仍然有很多坚持反对,双方一时僵持不下。
欧洲政客们可以僵持,但军工企业却受不了了,毕竟这些订单是军工企业的命脉,若不能尽快搞定,日后必然要面临信誉受损,严重的话倒闭也不是不可能。于是,大难临头之际,军工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,通过在中东和东南亚成立公司的方式,从中国进口棉短绒。
只要棉短绒不标明来源地,就不算违反了欧盟的规定,几经辗转之下,这才总算是拿到了中国的硝化棉。这样一来,既能提升产能,又能完成乌克兰的订单,表面上让欧盟也有台阶下。但绕了这么大一圈拿货,无论是采购费用还是运输费用,肯定要比俄罗斯高很多。
面对这样的处境,欧盟肯定不甘心,所以积极筹备自主生产硝化棉,尽快摆脱对中国进口的依赖。但问题在于,中国大量生产硝化棉并不是主要用于军工产业,而是基于油漆、油墨等民用产品,即便没有战争的时期,也能凭借生产高质量的硝化棉在全球打开销路。
而欧洲国家则不同,无论是棉花的成本还是人工成本,都达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。尤其是军工企业,更加不愿意自己成立工厂,万一乌克兰的订单有一天没有了,他们守着这么大的硝化棉工厂必定会进退两难,完全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。
因此,欧洲国家虽然曾经高调的启动过本土硝化棉生产线,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,根本成不了规模。即便是美国在德州尝试建设硝化棉装置,方案也迟迟没能执行,到最后能够否真正投产都不得而知。
反而是俄罗斯在硝化棉生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,一来是原材料供应稳定,二来是中国供应的原材料出国前经过干燥和降氮处理,后续工厂加工安全系数非常高。因此,俄罗斯的硝化棉产能日益趋于稳定,在前线的炮击密度也逐渐上涨。
尤其是俄罗斯很聪明,将部分厂区合成出来的低纯度硝化棉用于炮弹填充,而那些从中国进口的高纯度硝化棉则只用于导弹和推进剂的制造。这样一来,就能更加合理的分配资源,从而取得在战场上的优势。
欧盟国家与俄罗斯对硝化棉的争相抢购,对外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!硝化棉这种平时不起眼的民用物资,在战争时期将成为军工企业的关键原材料。而且,现代战争的优劣势,也不仅仅取决于高精尖技术,哪怕是一个关键的底层的原材料,也可以间接影响前线的炮击密度,甚至影响战争的走向也未尝可知。
而欧洲国家和美国尝试自主生产的一再延期,也充分证实了硝化棉不仅有很高的重要性,同时也不是谁都能轻易生产,至少西方国家想要在短期内摆脱对进口的依赖炒股股票配资网站,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,至于欧洲国家后续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,让我们持续关注!
鑫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